2021-10-20 作者: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点击:
一、IEET工程教育认证基本情况介绍
IEET(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iwan,中华工程教育学会)成立于2003年,为台湾地区非官方、非营利的社团法人,已加入华盛顿协议、首尔协议、悉尼协议、堪培拉协议等国际性教育认证协定,在工程教育(EAC)、资讯教育(CAC)、技术教育(TAC)、建筑教育(AAC)及设计教育(DAC)等专业认证上具有专业性、权威性。IEET专业认证工作包括6个阶段:1.申请和受理:学校向IEET提出申请,IEET对学校的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专业申请进行受理;2.学校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学校依据IEET认证规范进行自评,依据IEET工作指南撰写自评报告并提交给IEET;3.IEET认证团对《自评报告》进行审阅,做出审查结论;4.对通过自评报告审查的专业开展IEET周期性审查实地访评;5.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IEET将在实地访评后两三个月内做出结论;6.认证状态保持,IEET将对专业开展周期性审查。
《悉尼协议》是针对高职的国际化的专业建设范式,是由西方多个发达国家的各类工程教育学会共同签署的国际工程教育资格互认协议,《悉尼协议》并不是标准,只是该协议成员国相互之间的学历认可约定,来达到人才培养的“实质等效”,促进工程类人才的全球化流动的目的。悉尼协议提出了一个标准的范畴,各个成员国加入时需要提交自己的一套标准体系。
二、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开展IEET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2019年启动了IEET国际工程认证工作。2020年初对教师进行了IEET认证培训工作,并于2021年一次性通过IEET国际工程认证,2023年进入中期认证阶段。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目标及核心能力如下:
1.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目标
(1)具备在建筑设备工程等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2)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备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
(4)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
(5)具备国际视野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2.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
(1)熟用建筑设备工程领域专业实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工具等技术能力;
(2)明确建筑设备工程执行标准、作业程序,并能对建筑设备工程进行设计、执行、分析、解释与应用实验;
(3)参与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4)分析、确认及解决建筑设备工程领域实务技术问题的能力;
(5)认识时事议题,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6)理解及遵守职业道德,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
三、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开展IEET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2023年启动了IEET国际工程认证工作,给排水工程专业的教育目标及核心能力如下:
1.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目标
(1)具备在给排水工程等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2)具有对给排水工程等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备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
(4)具备服务用人单位和社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5)具备国际视野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2.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
(1)熟用给排水工程领域专业实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工具等技术能力;
(2)明确给排水工程执行标准、作业程序,并能对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执行、分析、解释与应用实验;
(3)参与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4)分析、确认及解决给排水工程领域实务技术问题的能力;
(5)认识时事议题,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6)理解及遵守职业道德,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
四、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开展IEET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2021年启动了IEET国际工程认证工作,并于2022年一次性通过IEET国际工程认证,将于2024年进入中期认证阶段。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目标及核心能力如下:
1.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目标
(1)具备在环境工程领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2)具备对环境工程相关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备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
(4)具备服务用人单位和社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5)具备国际视野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2.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
(1)熟用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实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工具等技术能力;
(2)明确环境工程执行标准、作业程序,并能对环境工程进行设计、执行、分析、解释与应用实验;
(3)参与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4)分析、确认及解决环境工程领域实务技术问题的能力;
(5)认识时事议题,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6)理解及遵守职业道德,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